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章大势

随着曹宇东逃冀州,并州只剩下辛毗自己了。

魏延与张飞在晋阳城外胜利会师。两人近两年不见,一相逢甚是开心,互相开着善意的玩笑,携手并肩,共同进帐。魏延眼下是度辽将军,品级自然及不上张飞,要听从张飞调度。张飞人虽老,却不胡涂,也不把魏延当成手下,哈哈大笑着:“咱们商议着来。”

其实对于晋阳城的攻击,没什么可商议的,对辛毗,劝降什么的根本不起作用,唯一的说法就是攻城。张飞冷笑道:“晋阳人少,我军兵多,四面齐攻,他就是个铁核桃,我就不信砸不开它。”魏延一击掌:“就是这样!”

晋阳不是铁核桃,没有了曹宇曹肇的中军,晋阳城中兵力严重不足。其实梁习在日,并州的人马本也不少,实力也不算弱。辛毗大人对并州军马中的异族进行剔除后,实力就下降了一大半儿,再加上前些时,辛毗这位智者大胆阻击张飞这一介武夫的日子里,被张飞不讲道理不讲规则不按兵器套路的猛冲猛打,连撕带咬,恨不得连骨头渣滓都吞下去,除了张飞这个巨无霸之外,还屡次被遭遇叛乱,被匈奴人攻击,掩护曹宇等人离开,伤亡可就惨重的很了。眼下整个晋阳城,只剩了不足万人。这万人中,真正一心为国,和辛毗一样想要与城偕亡的,只怕连一千都到不了。

张飞威风凛凛站在城外高高的月台之上,将手一挥,汉军齐声呐喊,潮水一样涌向晋阳的四门。扑天盖地的弓箭飞上城墙,压制住魏军的防守。密集的箭雨让魏军抬不起头来。汉军虽然带得攻城武器不算很多。但胜在士气旺盛,兵力雄厚,在每一处阵地,都是五六个汉军攻打一个魏兵地样子,一天之内,便有数次几乎冲破城门,进入城中。辛毗亲自挥刀站在城头,大声呼喝。鼓舞士气。关凤看不顺眼,突然拍马杀出,她马又快,箭又准,一箭射去,正中刺史大人的肩头,这还是梁施在旁挡了一下的,不然只怕刺史就被刺了。

一天过去。汉军毫不休整,继续攻城。城中人困马乏,累的睁不开眼睛。而辛毗受伤的消息传来传去,军中就传说辛毗已死了,一时间军心混乱。

半夜里西城的部队诈了营。梁施亲自带人马前去弹压,还没有平定,北城部队又乱了。梁施一夜里累得半死。黎明时分,正要休息片刻。突然间东门大乱。他急急带人赶到,整条街已经进不去人,叛兵如蚁,密密麻麻,其间更有季汉知闻所暗藏的势力,他们一边鼓噪,一边乘机涌出,疯狂的高喊着:“天兴季汉。降汉者免死!”一面与叛军打开东城,斩关落锁,放汉军入城。梁施奋力撕杀,哪里挡得住潮水般入城地汉军,一个失神,马腿被斩断,落下马来,七八个汉军一拥而上。将他按翻在地。捆绑了起来。

辛毗知道大势已去,他带着箭伤。离开刺史府,直奔粮仓而去,他下令点火,自己竟扑入火中,自焚而死。汉军随后赶到,全军大力扑火,进行抢救,却还是有数十万石粮食化为灰烬,气得张飞怪叫连连,大骂不止。不论如何,季汉还是把并州这颗果子摘到手中了。

消息飞到洛阳(有信鸽,当然是飞的),我与孔明不由大喜,虽知此战必胜,但胜得这样干脆利落却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整个并州,可称是神速。

当下我下旨,封魏延为并州刺史,令其安定地方,恢复生产,又著李氏兄弟迅速平定各处的骚乱,把匈奴有功人等编名造册,纳入北军,调到洛阳来,同样,鲜卑军中优秀的人才,也要想办法弄到北军来,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北军是季汉最强的部队,军人以进入北军为荣,这样一来对这两个部族是个拉拢,显得季汉重视他们,二来这两个部族失去强有力的战将,就要好控制地多,三来他们加入北军,季汉的实力也可以得到增强。孔明听着我的部署,在旁只是挥着羽扇微笑,虽然没说话,但从其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意思是:陛下之语,深得我心。

至于我父子皆重用魏延,他虽然一直不相信魏延,此时也不去追究了。

前线有个小插曲,那就是张苞约曹肇决斗的事,很遗憾没有实现。十日后,张苞空等一整天时间,也没有等到曹肇,只气得哇哇暴叫,连说不该放曹肇离开,这等背信小人,可杀不可留。不过其实他错怪曹肇了,不是曹肇不想来,而是他来不了。此时他被他那位“青梅竹马”地好朋友,魏明帝曹睿下急诏调回了邺城。

邺城已经乱成一团。眼下季汉取了壶关,距曹魏国都邺城不过三百余里,这一路上几乎无险可守,比之当年关羽攻襄阳,曹操欲迁都之时更要紧张十倍。眼下曹魏正在争论,倒底是再次迁都还是收缩战线。

其实说起来,在渭南大战、洛阳之战之前,曹魏绝对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国,可是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代,他在这个时期都没有对季汉和东吴有过压倒性的优势。甚至孔明几次北伐,以步兵追着曹魏有着当世最强在的骑兵地主力开战,弄得司马懿玩出千里传书信,辛毗持节营门宣诏的把戏来。这其间固然有孔明的绝才艳艳,却也有着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曹魏的实力,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强。他的总体实力是强的,但是他四处树立,兵力分散了。

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所占地地盘大小,诚然,曹操一生东征西讨,用他绝世之姿。以无可比拟的霸业,证明了他才是天下第一人,最强的时候,天下十四州,有十个州都是他的。可是,实力地衡量,除了地盘之外,更多的还在于人数。

在历史上。景耀六年(263年),蜀汉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同年,曹魏有户六十六万,口四百四十万。以户计,曹魏户数仅为蜀汉两点三倍。而由于蜀汉自孔明时就走下坡路,而曹魏相反,所以此前的比例只比这个要低。也就是说。曹魏的户数仅是蜀汉地两倍多一点,更何况蜀汉民众本比中原富庶,益州本天府之国,所经战乱,又远较北方为轻。刘璋时,益州丰实,时俗奢侈,富户至侯服玉食。刘备取蜀。还能取民间金银财物赏赐功臣,足见其富实。诸葛亮将蜀锦收归国家经营,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地财政收入。曹魏以蜀汉两倍多的国力,要守卫数倍于蜀汉地边境线。要在襄阳,合肥和吴对峙,此外还得防卫乌桓,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和辽东地公孙家。这都要求有数量庞大的军队。曹魏全国的兵力,较曹操时期大大增加了,极盛时不下六十余万(司马昭上书:“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合内外居留,不下六十万)为了保证国防,这支数量强大的军队不能不维持下去。但国力不够。全国劳动力太少,只有蜀汉两倍多(军队却接近四倍)军费就成了问题。怎么解决?一个办法是开源,大兴军屯,让这支军队自己解决部分粮食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兵户负担加重,经济地位日益低于郡县编户民,战斗力随之下降,这也导致了从曹魏到东晋世兵制度的逐渐瓦解。另一个办法是节流,从各方面削减财政的支出,曹魏的大臣除了极力谏阻皇帝奢侈浪费外,在对外政策上也一再强调慎重用兵。曹魏几乎每次主动出击,都遭到多人反对。这种景象,在蜀汉和吴国是见不到地。他们要求偃武务农,要求削减军队数量,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种说法,看起来迂腐得可笑,实际上是与曹魏在国力上的困境是相适应的。


页面连接:http://www.doryang1.com/read_0_zfbyo/ybmzbwmo.html

无名小说网 69中文网 第八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麒麟小说网飞速中文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